少阴发热,不得已用麻黄发汗,即用附子以固里,岂可以火气劫之而强发汗也? 其治杂证也,则有《金匮要略》,分门别类,包举该括,无非示人以规矩准绳,欲其触类傍通,以应变于无穷也。
阳邪嗌干腹满痛,误下时痛大实疼,大承桂枝加芍大,脉弱芍大当审行。此少阳半表半里症,微者小柴胡和之,深者大柴胡下之。
此乃热结心中,用栀豉汤,火郁则发之也。因其人不虚,故枢机有主而不为坏病。
宜少与调胃。阳明病,脉浮,无汗而喘者,发汗则愈,宜麻黄汤。
若谓阴不得有汗,则少阴亡阳,脉紧汗出者有矣。日晡潮热,已属阳明,而微利可疑。
男子精、血、溺三物,内异道而外同门,精道由肾,血道由肝,水道由膀胱。是病只在骨髓,不在皮肤。